SUBSCRIBE

维生素/矿物质weishengsukuangwuzhi

维他命D的36种功效及副作用(5大使用禁忌要小心)

时间:2021-07-17 16:57 阅读:663 来源:朴诺健康研究院

维他命D(Vitamin D),又称维生素D,是维持健康的一种基本营养素,也是类固醇荷尔蒙家族成员之一,在20世纪初被发现可以预防儿童佝偻病,被称为D,因为它是被发现的维生素序列中的第四种。


在全球范围内,它的缺乏是影响所有年龄和种族群体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已经超过了缺铁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其主要的两种亚型是维他命D3(胆钙化醇)和维他命D2(麦角钙化醇),它们具有相似作用,内文中不会区分这些亚型,除非另有说明。在实证医学中,补充维他命D有什么功效?有副作用或禁忌吗?详见内文分析。



目  录


  1. 维他命D是什么?

  2. 维他命D缺乏或不足有什么症状?

  3. 容易缺乏维生素D的族群有哪些?

  4. 维他命D被推荐的实证功效(好处)有哪些?

  5. 维他命D 如何补充?剂量及摄取量如何决定?

  6. 维他命D何时吃?

  7. 补充维他命D有副作用吗?

  8. 剂量多少算过量服用

  9. 维他命D的安全注意事项(5大使用禁忌)

  10. 该补充维他命D2或D3,哪种人体吸收率较高?

  11. 如何知道缺乏维他命D ?

  12. 维他命D的主要(天然食物)来源?

  13. 要晒多久的太阳才能得到充足的维他命D?


维他命D是什么?


维他命D是一种微量营养素,可代谢为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多功能类固醇激素,除了是维持钙平衡和骨骼健康的重要部分,也通过与遍部全身的受体(vitamin D receptor)结合(如大脑,血管,前列腺,乳房和免疫细胞),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2千组以上的基因,但也有非基因组的快速作用,包括对内皮的直接稳定作用。


维他命D经证实的生理活性还包括: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抑制血管生成,刺激胰岛素分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肾素的产生,刺激巨噬细胞的生产。


目前研究也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许多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包括代谢异常、骨软化、骨质疏松、肌肉无力、髋部骨折、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一种营养素、药物、荷尔蒙能像维他命D一样,能得到如此多且对人体有益的科学验证。

 

维他命D缺乏或不足有什么症状?


以下列出可能的非专一性临床征状:

  1. 经常生病或感染

  2. 容易疲倦

  3. 关节、骨骼或肌肉疼痛

  4. 忧郁及情绪低落

  5. 伤口难以愈合

  6. 骨密度降低或经常性骨折

  7. 头发稀疏或易脱落

 

 容易缺乏维生素D的族群有哪些?


年长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会变薄,这使得皮肤在阳光下更难产生维生素D3。而部分年长者因关节退化导致行动不便,经常足不出户。这意味着接触阳光的机会更少,而阳光是自然提高维生素D水平的最佳途径。


肤色较深:这代表皮肤中有更多的黑色素,浓度越高有助于保护皮肤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然而,它也会降低人体从皮肤中生成维生素D3的能力,这可能会使你容易缺乏维生素D3。


居住离赤道较远的地方:靠近赤道的地方全年阳光充足。相反,离赤道较远的国家全年日照较少(尤其是在冬季,日照更少)。


患有脂肪吸收功能不佳相关疾病:维生素D是脂溶性的,因此吸收程度也取决于肠道从饮食中吸收脂肪的能力。因此,患有脂肪吸收功能不佳相关疾病的族群易缺乏维生素D,包括肠躁症(irritable bowel disease)、克隆氏病(Crohn’s disease)、肝病以及接受过减肥手术患者

 

维他命D被推荐的实证功效(好处)有哪些?

 

1.有益睡眠障碍


失眠(Insomnia)是对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不满意的一种疾病,代表难以启动和维持睡眠,而且容易在清醒来后就无法再入睡。


失眠增加了许多健康问题的风险,例如心血管疾病、动脉高血压、心肌梗死和慢性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抑郁症等,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全世界约有30%的人口患有失眠症,只有大约10%的患者得到了适当的治疗。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5则研究)指出,睡眠障碍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常低于正常人,而补充维他命D能改善睡眠质量(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衡量)。


*结论:针对睡眠障碍,补充维他命D或许能带来正面帮助,但受限于现有证据的低质量,仍需更多研究加以左证。

 

2.有益膝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是关节炎最常见的形式(常见于手部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足部、脊柱等负重关节),特征是关节软骨的渐进解体,在软骨病变的底部和关节边缘(骨赘)形成新骨,并导致慢性残疾。


大多数65岁以上的人都有骨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证据,而年龄、性别、体重、重复性创伤、职业活动、基因、性别、下肢发育不良和遗传是影响骨关节炎表现的重要危险因素。


一则系统性文献回顾及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6则随机对照试验,共1599名骨关节炎患者)指出,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退化性膝关节炎量表(WOMAC)评分,包括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和僵硬评分。


在亚组分析(subgroup analysis)中发现,降低僵硬评分效果以维生素D剂量少于2000 IU最为显着。


另外,补充维生素D能减少关节滑膜液量的进展,但对于改善胫骨软骨体积、关节间隙宽度及骨髓病变,无统计学上的意义。


*结论:针对骨关节炎,补充维生素D或许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状态,但对于防止结构性进展没有临床意义,需要更多大型长期试验进一步验证。

 

3.有益肺炎防治


肺炎(Pneumonia)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这些综合征会导致不同的表现和后遗症,特别是在年长者和免疫抑制人群中。


未治疗或治疗不足的肺炎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败血症、转移性感染、脓胸、肺脓肿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一则系统性文献回顾及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3则随机对照试验,共4786位参与者)指出,补充维他命D显着提高血清25(OH)D水平,并降低肺炎重复发作机率。


亚组分析显示,在人口为儿童、病程小于3个月、维他命D剂量大于 300000 IU的试验参与者中,维他命D补充对肺炎重复发作的降低作用更大。


另外,在随访时间小于3个月的分层随访中, 重症监护室/住院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剂量维他命D干预或许可通过增强免疫效果降低肺炎重复发作的机率。


4.有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是代谢综合征(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肥胖和血脂异常)的肝脏表现(定义是≥5%的肝脂肪变性),是一种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病理情况,并且在没有过度饮酒的个体中观察到,约影响20%-35%的成年人。


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的潜在变异,发生在10%-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易患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0则随机对照试验,共544位非酒精性脂肪肝参与者)指出,补充维他命D能显着降低空腹血糖(fasting glucose)、胰岛素(insulin)和胰岛素抵抗(HOMA-IR),并略微降低丙氨酸转氨酶(ALT)和三酸甘油酯(TAG)水平。


*结论: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补充维生素D或许能带来正面帮助,但受限于小样本数,仍需更多研究确认最佳剂量和使用时间。

 

5.有益新冠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infection)目前成为全球性严重的健康问题,虽然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甚至不需要住院治疗,但近30%的成年患者出现严重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伴有败血症(sepsis)或败血性休克(septic shock),以及多器官(肾、肝、心)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全身并发症患者需要重症监护,死亡风险更高。由于缺乏有效的抗SARS-COV-2药物,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支持性治疗。


一则系统性文献回顾(Systematic Review,包含9则研究)指出,血液维他命D水平与COVID-19的感染风险、严重性和死亡率明显相关,缺乏者的感染机率上升,预后也较差。


另则系统性文献回顾及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0则病例对照研究,涉及376,596名参与者)指出,维他命D缺乏或不足与COVID-19风险增加相关,此外,COVID-19阳性个体的维他命D水平低于阴性个体。


*结论:维他命D缺乏或不足与较高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率及较差的预后有关,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评估补充维他命D对COVID-19临床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影响。

 

6.降低子痫前症发生率


子痫前症(Preeclampsia,又称前兆子痫或妊娠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影响5%至8%的妊娠。它增加了胎儿和孕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其典型特征是妊娠期新发的高血压和蛋白尿。


全球每年约有72000名孕妇死于子痫和严重子痫前症。是仅次于出血的孕产妇死亡的直接原因。


相关疾病风险因子有: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孕前的糖尿病(10%至35 %)、结缔组织疾病(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栓形成倾向、肥胖和胰岛素抵抗、40岁以上、子痫前症/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母体为小于胎龄儿、先前生产曾发生宫内生长迟缓、胎盘早剥、宫内胎儿死亡。


一则系统性文献回顾及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7则随机对照试验,共4777位孕妇)指出,孕期服用维他命D可以降低子痫前症的风险(幅度约63%),而补充到妊娠20周,相关风险更进一步降低。


另外,子群分析(Subgroup analyses)显示,风险值的降低与补充时间(直到分娩与否)、干预类型(单独服用维生素D或与钙联合服用)、孕妇年龄和研究设计无关。


*结论:孕期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子痫前症发生风险,但仍需更多设计精确的研究确认最佳剂量。

 

7.有益自闭症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患者可能有以下特色:难以表达和理解某些情绪、理解他人情绪有困难、表达性语言障碍、非正常的眼神接触、喜欢尽量少的改变、使用玩具的方式受到限制、喜欢孤立地玩(每1万人中约有90至250人患病)。


据儿童的主要症状,自闭症谱系障碍由不同的亚群组成,包括自闭症(autistic disorder),亚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和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3则随机对照试验,共203位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指出,补充维他命D可以改善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典型症状(以社会反应能力量表和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得分衡量)。


*结论:补充维他命D对于改善儿童自闭症或许有正面帮助,但受限于小样本数,仍需更多大型试验加以左证。

 

8.有益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是一种呼吸系统阻塞性疾病, 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慢性咳嗽、低运动能力、耳鸣、支气管感染,晚期的另一种表现是体重减轻。


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30至60岁、肺功能正常、持续吸烟的人群中,有至少20.7%发展为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而不吸烟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为3.6%。


非吸烟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哮喘、高龄、低教育水平、职业性毒素暴露和儿童期气道感染史。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5则随机对照试验,共2,670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指出,维生素D治疗可改善肺功能评估指针(FEV1、FEV1 / FVC)、六分钟走路测试(6-minute walk test,6MWT)、急性恶化(acute exacerbation)、咳痰及慢性阻塞肺病评估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分数。


*结论:补充维他命D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带来正面帮助,但仍需更多研究进一步验证。

 

9.有益癌症事件


癌症(Cancer)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仅次于心脏病。相关罹癌风险因子如吸烟、饮酒、紫外线照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慢性疾病如肥胖和2型糖尿病。


据估计,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他们的一生中患上癌症,这个数字在世纪之交是三分之一,幸运的是,一些癌症类型,特别是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可以通过常规筛查发现,从而早期发现恶性病变。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Pooled Analysis,包含2则群组研究,对象为2,304位55岁以上女性)指出,相较于血液中25(OH)D浓度小于20 ng/ml(属维他命D缺乏)的对象,若25(OH)D大于40 ng/ml能减少67%的癌症罹患风险。


另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es,包含64则观察型研究,共44165位癌症案例)指出,较高的血液维他命D数值(25OHD)与较低的癌症死亡率与疾病恶化速度有关,而维生素D受体基因变异也让癌症事件预后变差。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0则随机对照试验,共81362名参与者)指出,补充维他命D可以降低癌症死亡率(但对于癌症发生率无帮助),且相关效果尤以下对象最显着,如:无癌症病史,额外服用维他命D或钙补充剂。


*结论:维他命D缺乏与较高的癌症发生率及不良预后有关,而经由补充或许可降低癌症相关死亡率。


10.有益结核病


过去的200年里,估计有10亿人死于结核病(Tuberculosis),它感染了三分之一的人类,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传染性死亡原因,可比拟艾滋病毒的影响。


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最主要的感染源,因为他们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排出携带传染性杆菌的小滴核,一名未经治疗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每年可感染10至15人。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5则随机对照试验,共1126名肺结核参与者)指出,补充维他命D并没有缩短痰培养和涂片转化的时间,也没有增加痰培养阴性者的比例。


然而,在TaqI tt基因型的参与者亚组中,它缩短了痰培养转换的时间,并提高耐多药结核病痰培养转化率。


*结论:整体来说,补充维他命D对抗结核治疗没有明显益处。

 

11.有益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螺旋形的细菌,主要在人的胃中分布,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全球50%以上的人口的胃粘膜中都有幽门螺杆菌的存在。


幽门螺杆菌定植可导致所有感染者的慢性胃炎,大多数感染是无症状的,然而长期感染增加了发生位点特异性疾病的风险。10%至15%的感染会导致消化性溃疡,95%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的胃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有关。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0则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呈阳性反应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较低。


此外,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具有较高的维他命D水平,而缺乏维他命D的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失败率较高。


*结论:维他命D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保护因子,但相关结果仍需更多研究进一步验证。

 

12.有益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定义为妊娠期间首次发现任何程度的葡萄糖耐受不良,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据估计,全球每7个活产婴儿中就有1个受到该病的影响。


发病相关危险因子有:孕妇年龄增加、肥胖、种族背景、巨大胎儿病史、既往不良妊娠结局、羊水过多2型糖尿病家族史和妊娠期糖尿病史。


一则系统性文献回顾及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6则随机对照试验,共454位妊娠中期或晚期被诊断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指出,相较于安慰剂或未治疗对象,补充维他命D可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如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羊水过多(polyhydramnios)以及母婴住院治疗的需要(但受限于小样本数,证据力偏低)。


*结论:截至目前,未有高质量证据能证明妊娠期糖尿病补充维他命D能改善葡萄糖代谢及母婴相关并发症。

 

13.有益血脂调节


血脂水平(Serum lipid profile)是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的重要指标,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测手段。


测试包括四个基本参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常见异常可分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浆三酸甘油酯升高和血浆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一则系统性文献回顾及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41则随机对照试验,共3434名参与者)指出,补充维生素D有助改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改善)。


另外,总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改善在维生素D缺乏的参与者中更为明显。


*结论:针对维生素D缺乏的高血脂对象,额外补充对于血脂调节或许有正面帮助

 

14.提升男性荷尔蒙(雄激素)


男性荷尔蒙,又称雄激素,或男性性激素,被定义为一种能够在生殖组织(特别是生殖道、第二性征和生育能力)中发展和保持男性特征的物质,并有助于身体组织的合成代谢状态。


睪固酮(Testosterone)是成熟雄性哺乳动物循环中的主要雄激素之一,与睪丸下降、精子发生、阴茎和睾丸增大、性欲增强、毛发类型、声音变化、声音变低沉有关。


睪固酮水平会随着老化而下降,并出现睾丸尺寸减小、性欲下降、骨密度降低、肌肉质量下降、脂肪产量增加和红血球生成减少。


一则系统性文献回顾及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8则,共1061名成年男性参与者)指出,补充维他命D(日剂量从600 IU到4000 IU到每周60000 IU不等,干预期6到144周)对总睪固酮(total testosterone)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没有显着影响。


*结论:截至目前,无证据能支持补充维生素D能提升男性荷尔蒙,但受限于研究数量有限及可能干扰因子,仍需更多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加以左证。

 

15.减少低出生体重和小胎龄出生事件


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出生低于2.5公斤。据估计,全球每年有15%至20%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较轻。


此外,低出生体重和小胎龄由于多种器官系统的不成熟,可能提升颅内出血、呼吸窘迫、败血症、失明、胃肠道疾病、长期神经功能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学习成绩受损、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风险。


一则系统性文献回顾及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3则随机对照试验)指出,母体于孕期补充维生素D(单独补充,不与其它微量营养素结合)除了对新生儿出生体重、长度和头围有积极的影响,还能降低低出生体重(low birthweight)和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的风险。


*结论:维生素D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必要营养素,对新生儿的大小有正向的影响,而由于研究数量有限,仍需更多研究进一步评估遗传、环境、社会人口和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

 

16.帮助减重(减肥)


超重(overweight)和肥胖(obese)是日常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失衡的结果,导致体重过度增加,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可预防死亡原因。


超重和肥胖是根据体重指数(BMI)来定义,即体重(kg)除以身高平方(m),健康的BMI范围是18.5至24.9 kg/m2。超复位义为BMI在25至29.9 kg/m2之间,肥胖定义为BMI≥30 kg/m2。


一则系统性文献回顾及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1则随机对照试验,共947位超重及肥胖成人参与者)指出,补充维他命D能降低身体质量指数(-0.32 kg/m2)和腰围(-1.42 cm),但对于体重指标未有显着影响。


背后机制可能与维他命D抑制甲状旁腺素激素、支持肠道钙吸收、刺激胰岛素受体有关。


*结论:补充维他命D对于减重或许能带来正面帮助,但受限于所包含研究的异质性,能需更多研究确认其临床效益。

 

17.预防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是指与心脏和循环系统有关的所有疾病。


这些疾病可由可改变或不可改变因素引起,可改变因素如:吸烟、身体活动、饮食健康、血压、体重、葡萄糖和胆固醇水平。


不可改变的因素引起如:年龄、性别、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在55岁(男性)或65岁(女性)之前发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遗传危险因素。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1则随机对照试验,共83291位参与者)指出,与安慰剂相比,补充维他命D与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无关,也与心肌梗死、中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或全因死亡率的次要指标无关。


*结论:截至目前,未有证据能证明补充维他命D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18.有益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常见于高纬度地区居民,且女性的罹病风险高于男性(性别比2.5:1)。


此病导致继发性巨噬细胞聚集和随后的髓鞘破坏,因此被认为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所有的神经功能(运动、小脑、脑干、感觉、括约肌、视觉、心理状态)都可能在攻击中受损。


一则考科蓝文献回顾(Cochrane Database Systematic Reviews,包含12则随机对照试验,共933位多发性硬化症患症)指出,补充维他命D对于年复发率(annualised relapse rate)、扩展残疾状况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钆增强T1病变(gadolinium-enhancing T1 lesions)指标改善无明显效果。


*结论:截至目前,口服维他命D对于多发性硬化症改善无明显帮助,但受限于所包含研究的高偏倚风险,仍需更多研究确认其临床效益。

 

19.有益气喘改善


气喘(Bronchial asthma),又称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通常是在晚上或清晨发作。其特点是支气管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和可变的气流阻塞,这往往是可逆的,无论是自发或经由治疗。大约10%的儿童和5%的成年人患有支气管气喘。最大危险因子是异位性体质,例如,针对花粉、尘螨、真菌或动物源性蛋白产生IgE抗体的遗传倾向有关。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4则随机对照试验,共1421位气喘患者)指出,充维生素D可显着降低气喘恶化率(幅度达27%)。


在亚组分析中发现,气喘恶化率(rate of asthma exacerbation)的改善以维生素D不足(vitamin D < 30 ng/ml)对象最为显着。而用力呼气一秒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的改善则以维生素D不足及气流限制对象(air limitation定义为FEV1% < 80%)较显着。


*结论:维生素D对于改善气喘或许有正面帮助,特别是维生素D不足的族群,但受限于小样本数、临床异质性等潜在干扰因子,仍需更多研究加以左证。

 

20.有益重度忧郁症


重度忧郁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也被称为临床忧郁症。在美国,大约7%至9%的成年人每年经历一次重度抑郁症发作,估计有800万人符合重度抑郁症的标准。


虽然引发重度抑郁症发展、进展的生理因素尚不清楚,但床研究表明,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血清素)有效性的改变以及受体调节差异与该病有关。其它像是心理社会因素,如社会孤立、压力巨大的生活环境、缺乏支持/信任的关系也会增加罹患抑郁症的风险。


一则系统文献分析(meta-analysis,包含4则随机对照试验,共948位重度忧郁症患者)指出,补充维他命D对抑郁评分有良好的影响,合并平均效应(pooled mean effect size)为0.58,代表影响程度中等。


*结论:针对重度忧郁症患者,补充维他命D能带来正面帮助,但受限于小样本数及方法学异质性(methodological bias),仍需更多研究加以左证。

 

21.有益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世界各地导致严重并发症和残疾的主要健康问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代谢紊乱,其特点是高血糖,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激素绝对(1型糖尿病)或相对(2型糖尿病)缺乏所引发。一般认为,热量高的西式饮食加上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是造成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一则文献回顾及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71则观察型研究)指出,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受试者中发现,维他命D状态与血糖水平呈显着负相关,若维他命D缺乏(hypovitaminosis D)会增加高血糖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8则随机对照试验)指出,针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或糖尿病高危人群,补充维他命D(平均日剂量3500 IU,持续6个月)可以改善血糖控制(HbA1c及空腹血糖),并降低胰岛素抵抗,但效果可能依年龄、钙摄取、维他命D缺乏、血清25(OH)D水平状态有所差异。


一则文献回顾及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0则随机对照试验)指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维他命D可显着改善血清25(OH)D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且改善幅度尤以:非肥胖对象、中东族群、缺乏维他命D、基线血糖控制较佳、短时间内、大剂量服用(日剂量2000 IU)的患者最显着。


*结论:维他命D缺乏会提升2型糖尿病发生率,而在部分条件下,经由额外补充能改善既有患者的血糖控制,并降低高危人群的罹病率。

 

22.降低早产率


早产通常被定义为37周完成妊娠前的任何分娩。目前全球早产率为11.1%,但随地域和种族的不同而有差异,非洲部分地区早产率为15%以上,一些欧洲国家早产率为5-6%,东亚部分地区早产率可能更低。


早产的原因是复杂的,然而,部分诱发因素已经被确定,包括:产前出血、胎盘早剥、子宫过胀、宫颈功能不全、荷尔蒙变化、细菌感染和炎症。


一则文献回顾及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6则随机对照试验及18则观察性研究)指出,母体血液中25-OHD缺乏(25-OHD值小于50)与早产风险增加有关连,而孕期单独补充维他命D可以降低43%的早产发生风险。


背后机制与维他命D改善早产相关促发因素,如感染、炎症及氧化压力有关。


*结论:孕妇缺乏维他命D会增加早产风险,而藉由单独补充维他命D能降低相关风险值。

 

23.有益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紊乱,育龄妇女患病率接近5%至10%。此病特点是卵巢分泌的肾上腺雄激素升高,常见症状包括多毛症、月经不规则、痤疮、无排卵不孕症、脱发以及多囊卵巢,并伴随其它代谢异常,包括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7则研究)指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血液25OHD浓度及胰岛素敏感性明显较低。另外,额外补充维他命D则缺乏治疗反应(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浓度、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度皆未改变)。


另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9则随机对照试验,共502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指出,补充维他命D可能有利于卵泡发育(具有较多的显性卵泡)和月经周期调节。


而近期的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7则随机对照试验)指出,多囊性卵巢综合征妇女补充维生素D可显着降低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丙二醛(malondialdehyde),并增加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水平(但一氧化氮总谷胱甘肽(GSH)含量未有明显改变)。


*结论:相较一般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血液25OHD浓度较低,经由额外补充对于病况或许有正面帮助。

 

24.有益年长者运动能力(行走速度)


步行速度(walking speed)是一个简单的、客观的和总体的下肢神经肌肉功能和物理性能指针,能反映出受试者的健康、疾病、适应度和情绪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走路速度会下降,而走路速度变慢则会增加摔倒、住院以及随后身体和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也能用于预测存活率。


步态速度超过1.0 m/s是小区生活和参与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相比之下,步态速度小于0.6米/秒被认为是异常缓慢的,与独立功能的下降有关


一则系统文献回顾及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4则观察性研究,参与者介于51至4100位年长者)指出,血液中维他命D测定数值25OHD浓度明显与年长者步行速度有关,相较于数值正常者,维他命D严重缺乏、缺乏与不足的对象步行速度显着较慢。


*结论:25OHD浓度与年长者的步行速度成正相关,缺乏或不足的对象其步行速度明显较慢,但仍需更多研究确认补充是否能带来改善效果。

 

25.改善下背痛


下背痛(Low back pain),又称腰背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高达84%的成年人会在一生中经历,是导致工作力丧失的第二大原因,而在美国,每年约有500亿美元花费与之相关。


引发腰背疼痛的可能于许多潜在因素有关,如神经、肌肉、筋膜结构、骨骼、关节、椎间盘以及腹腔内的器官。而急性发作通常指持续时间少于2至4周,亚急性为12周,而慢性指超过12周。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8则临床试验,参与者3,534人)指出,相较于任何干预手段(安慰剂、不干预或其它药理干预),服用维他命D对于下背痛症状改善未有显着效果,即使在分层分析(背痛类型、补剂形式)后结果也未改变。


*结论:补充维他命D对于下背痛未能带来明显效益,且由于包含研究的小样本数及异质性,仍需进一步确认。

 

26.有益异位性皮肤炎


异位性皮肤炎(atopic dermatitis)是一种慢性或复发性炎症皮肤病,特征为瘙痒性丘疹(伴随浆液性渗出物),有时表皮会剥落并呈苔藓状,而且通常有弯曲的分布。虽然异位性皮肤炎的病理生理因素未完全阐明,但目前认为它是由于表皮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失调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的触发因素包括食物过敏、热、出汗、焦虑、沮丧和感染。


一则观察型研究发现(对象为60位异位性皮肤炎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异位性皮肤炎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4则随机对照试验)指出,相较于安慰剂,补充维他命D对改善异位性皮肤炎症状有潜在的重要作用,可被认为是一种安全且可接受的治疗方案。


背后机制可能与维他命D的免疫调节作用,对于皮肤屏障的形成和恢复,减少经皮的水分流失,促进角质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抗菌肽的产生有关。


*结论:针对维他命D不足的异位性皮肤炎对象,额外补充有助缓解症状,然而,由于遗传、环境和其它混杂因素,仍需更多设计精确的实验进一步验证。

 

27.有益血压调节


高血压是中壮年族群首要好发的心血管疾病,而早期发现及做好自我管理是影响疾病预后的关键。


与高血压有关的血管及器官并发症包括:脑中风、视网膜病变、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蛋白尿和肾衰竭,以及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变化等。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30则随机对照试验,参与者4744人)指出,补充维他命D3对于血压的影响会依据剂量,治疗方案,试验时间和人口组成有所不同,其中以日剂量在800 IU以上,且年龄在50岁以上族群使用最具降压效益(不论是健康者或高血压患者)。


*结论:补充维他命D3对于中壮年以上族群可能有降血压的效果,但仍需更多实验进一步验证

 

28.有益女性型态掉发


女性型态掉发(Female Pattern Hair Loss)通常指弥漫型的非疤痕性掉发(Nonscarring alopecia),以头顶部位的发量稀疏为主要症状,较少影响到前额发际线,好发年龄为20至30岁(占12%)与70岁以上女性(占55%)。女性型态掉发发生原因主要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缺铁和荷尔蒙失衡有关,常被称为女生型态的雄性秃。


一则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对象为45位女性型态掉发患者)发现,相较于健康族群,血液中维生素D3浓度较低者有较高的女性型态掉发发生率。


*评论:维生素D3缺乏与女性型态掉发有关联,有待更多研究确认补充是否能带来效益。

 

29.降低认知功能障碍机率


认知功能是少数物种独有,能与外界产生互动的能力,例如记忆、语言、辨识物体、制定计划等,而任一种功能如消失或逐渐退化,则称为认知障碍。如出现两种以上认知障碍,且严重影响到生活及工作能力,就可定义为失智症。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指出(meta-analysis,包含7则研究,参与者6068位)指出,血液中维他命D浓度不足(25OHD ≤20 ng),会明显提升年长者认知障碍机率,特别是在语意记忆(Semantic memory)及时间方向方面(若25OHD大于20 ng mL能减少14.1%的认知受损风险)。


背后机制可能与维生素D具有保护神经网络、调节神经营养因子、调节发炎反应、促进神经元的活力和功能、减少淀粉样斑块堆积有关。


*结论:针对亚洲人口调查发现,血液中维他命D浓度不足与认知功能障碍有正向关联。

 

30.降低感冒事件: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呼吸道(鼻子、喉咙和肺部)造成,由于具有易于传播及高发病率等特点,因此是公共卫生问题中最被重视的项目

症状从较轻微的普通感冒、喉炎、咽炎、扁桃体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到可能致命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气管炎都可能出现。


一则系统性文献回顾及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5则对照研究,参与者共11321人)研究指出,补充维他命D有助于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


而在次群组分析(subgroup-analysis)更发现,保护效果对于有规律补充习惯者更是明显(且特别是25-hydroxyvitamin D小于25 nmol/L的对象)。


*总结:日常规律补充适当剂量的维他命D有助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感冒)的发生率。

  

31.改善乳癌预后及死亡率


乳癌是女性癌症中排行首位的侵袭性恶性肿瘤,主要风险因子包括:级亲属遗传、乳腺组织密度、之前良性乳房活检结果、口服避孕药使用、生育年龄等,而拥有个别因子约会提升1到2倍的罹癌风险。


而维他命D缺乏与癌症间的关系早被多则研究证实,近期一则病例观察对照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也指出,血液中维他命D浓度(25-hydroxyvitamin D)位于前面三分之一的乳癌患者,会比后面三分之一的族群,提升约30%的总存活率。


而相关提升存活率效应在绝经前期(premenopausal)女性身上更是明显,显示出维他命D在癌症预防及预后扮演重要角色。

 

32.有益疲劳现象


疲劳对忙碌的现代人而言,似乎早已司空见惯,但若放任不管,未彻底找出潜在原因,长期将导致各种身心症出现。而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常用的消除疲劳疗法,像是泡澡、听音乐、吃美食、按摩等,不过可惜的是,这些大多无科学根据。


一则双盲对照研究发现(为期4周,对象为120位健康情况良好,但缺乏维生素D患者/25(OH)D < 20 μg/L),相较于安慰剂,维他命D疗法能显着改善受试对象的疲劳评估量表分数(fatigue assessment scale)。亦即疲劳的改善程度较大。而这些改变也与血液中的25(OH)D浓度上升有相互关系。

 

33.有益大肠激躁症


大肠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属于一种肠道功能异常的疾病,主要特征有腹痛、腹胀、腹泻、便秘及肠道蠕动失调。


根据调查,此病的女性盛行率是男性的2倍,越是经济高度发展的国家,发生率越高,约达到总人口的10%。


由于成因复杂(心理因素、肠道蠕动异常、肠道感染、发炎、免疫失调等),部分的临床用药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许多替代疗法因应而生。


一则双盲对照研究(为期6个月,样本数90人)指出,维他命D(50 000 IU,隔周服用)有助于改善大肠激躁症患者的症状(包括:腹痛,肠胃胀气,腹鸣,整体胃肠道症状)。


除了症状改善,大肠激躁症评分(IBS severity score system)及生活质量分数(IBS-QoL scores)也有显着进步(相较于安慰剂)。

 

34.降低精神分裂症发生率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与认知、情感、思维等心智障碍相关的脑部疾病,患者常出现超乎现实的想法及行为,进而影响到人际关系、工作及自我照顾能力,由于好发于年轻族群,因此又称青少年思觉失调症。


研究指出,维他命D缺乏者有较高的精神分裂症发病率(背后机制可能与维他命D能调节PRODH/ proline dehydrogenase,降低脯氨酸 浓度有关)。


*脯氨酸(Proline)是一种神经调节物质,浓度过高与智商下降、认知受损及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与住院期有正相关。


另外一则针对女性的研究也发现,饮食中摄取较多的维他命D明显能降低 37% 的精神失调相关症状(psychotic-like)。

 

35.影响住院患者死亡率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生病之后才了解什么叫疾病,及病症的相关知识。而医院的照护虽然可救你一命,但平常没遇到紧急事件,是否要去医院,通常不容易决定,尤其年长者对于医院通常有既定印象,觉得进了医院,就很难出来了。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曾刊载一篇论文(NEJM),探讨体内维他命D浓度与加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患者死亡率关联。结果发现,维他命D缺乏者有高达45%的死亡率(正常值者只有16% ),这显示出vitamin D 缺乏竟会提升3倍的急症住院患者总死亡率。


另外,近期也不断有研究证实这个论点。在一则针对135名加护病房患者的研究发现,若vitamin D浓度低于12 ng/mL ,则有32.2%的死亡风险,而高于此数值者仅有 13.2%,两者之间有近2.5倍的差距。尽管如此,仍有研究指出住院期间大剂量补充维他命D并无法带来立即保护效果,这说明要达到上述降低死亡率效果,必须是建立在连续的基础上,也就是平时就要维持体内vitamin D的水平。

 

36.降低后代喘鸣及气喘机率


喘鸣(Wheeze)是一种高音调的呼啸声,是五岁及以下儿童气喘(asthma)最常见的症状,当小气道因支气管痉挛、粘膜内壁肿胀、分泌物过多或吸入异物而变窄时发生,由于严重的气道阻塞,通常在呼气时才会听到。幼童喘鸣也可能是由发炎或解剖异常引起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喘鸣性支气管炎是都会发展为成为气喘。


一则文献回顾及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7则研究,共6068位参与者)指出,孕妇于怀孕期间的维他命D摄入量与后代喘鸣及气喘事件及发生呈现非线性U型曲线关系(nonlinear U-shaped),日剂量在800 IU左右最具保护效果。


*结论:怀孕期间摄取维他命D可能有助于降低后代喘鸣及气喘的发生机率。

  

维他命D 如何补充?剂量及摄取量如何决定?


需要多少维他命D取决于很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年龄、种族、纬度、季节、日照、衣着等。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目前推荐的每日维他命D摄取量为400 IU至800 IU,或10-20微克,但这数值对于成年人来说太低了。大多数年成人由于日晒不足和防晒霜过度使用而增加了维他命D缺乏的风险。因此,多数研究表明,为了达到30 ng/ml以上25 (OH) D的最佳血清水平,每日至少需要补充1000 IU或1500至2000 IU

 

 

维他命D何时吃?


一则探讨饮食中脂肪量与补充维他命D吸收率的关系发现,相较于未含脂肪膳食的对照组,与含脂肪膳食并用的血浆维生素D3尖峰水平约能高出32%,但脂肪形式不会影响吸收。


这表示补充维生素D其实任何时间都可以,而与餐服用能提升吸收率。

 

补充维他命D有副作用吗?剂量多少算过量


虽然大多数人服用维他命D补充剂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服用过量也是有可能的。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的资料,4000 IU是成年人每日维他命D摄取量的安全上限。然而,日剂量高达10,000 IU并没有被证明会对健康的个体造成毒性。


但每天摄入40,000至100,000 IU (1000-2500微克),持续1个月以上,已被证实会对人体产生毒性。这是推荐剂量上限的10-25倍。一般产生维他命D毒性的25(OH)D血液水平通常高于150 ng/ml (375 nmol/L)。也就是服用维他命D引发毒性,通常发生在每天服用40,000 IU几个月或更长时间,或者一次服用很大剂量的时候。


当25(OH)D水平过高时,这会导致血液中钙的含量升高,产生一种叫做高钙血症(Hypercalcemia)的疾病。高钙血症的早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和疲劳,其它症状尚包括:肌肉无力或疼痛、过度口渴、意识改变、高血压、肾管钙化、肾功能衰竭或听力丧失也可能发生。


维他命D的毒性通常是可逆的,只要避免阳光暴晒和停止所有饮食和补充剂摄取便可回复,但严重的情况为肾功能衰竭和动脉钙化(通常不可逆)

 

 

服用维他命D的安全注意事项(5大使用禁忌)


  1. 在一些罕见的疾病中,即使你体内维生素D含量很低,而且没有摄入过多的维生素D,也有可能患上高钙血症。若为以下疾病患者,在补充维他命D前最好先与医生确认再使用。这些疾病包括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肉芽肿性病变(Granulomatous diseases)结节病(sarcoidosis)肺结核(Tuberculosis)淋巴瘤(Lymphoma)。

  2. 孕妇或哺乳女性勿服用过量维他命D(日剂量勿超过4000 IU),可能导致高血钙症,出现幼儿癫痫、发育迟缓等问题。

  3. 勿与降胆固醇Statin 类药物(如立普妥)、高血压用药钙离子阻断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合并使用(可能影响药物吸收)。

  4. 勿与牛皮癣用药Calcipotriene 、心律不整用药(Digoxin )合并使用(可能导致高血钙症)。

  5. 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Corticosteroids )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患者应特别留意,或与医生讨论补充钙质或维生素D的可能。

 

可能降低维他命D吸收的药物(若服用以下这些药物,请和医生讨论如何额外补充)

  1. 抗癫痫药、制酸剂、抗生素(Rifampin)、减肥药(Orlistat )、降血脂胆酸螯合剂(Bile acid sequestrants)

  2. 可能提升维他命D吸收的药物

  3. 利尿剂(Thiazide)、雌激素、结核病药物(Isoniazid )

 

该补充维他命D2或D3,哪种人体吸收率较高?

维他命D是脂溶性维生素的一种(其它尚有A,E及K),自然界中的 Vitamin D共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 Vitamin D2(ergocalciferol):主要存在于植物身上,是麦角固醇通过光合作用所生成,以蘑菇等真菌类含量最丰,也常添加于强化食物中,如麦片或奶粉。

  2. Vitamin D3(cholecalciferol):主要存在于动物身上,是皮下脱氢胆固醇与阳光中紫外线反应所生成。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8则随机对照试验)指出,补充维他命D3提升血液中25(OH)D浓度的效果明显优于维他命D2。


另则研究也指出,相较于D2,D3提升25(OH)D浓度的效果不仅高出87%,停止服用后,血液中降解速率也较慢(意谓高峰浓度能维持较久),因此要额外补充,选择D3形式会较有优势。


*25(OH)D,或25-hydroxyvitamin D为目前医学界衡量血液中维他命D浓度高低的主要参数。

 

如何知道缺乏维他命D ?


维他命D缺乏症只有通过血液测试才能发现,血液测试可以测量维他命D的储存水平,以25-hydroxyvitamin D,即25(OH)D数值作为标准。


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下列值决定你的维他命D状态。

  1. 严重缺乏:低于12 ng/ml(30 nmol/l)

  2. 不足:水平12-20 ng / ml之间(30 – 50 nmol / l)

  3. 足够的:20 – 50之间ng / ml(50 – 125 nmol / l)

  4. 高:大于50 ng / ml (125 nmol / l)

  5. 可能引发中毒:大于150 ng/mL,或375 nmol/L


然而,一些研究发现,维他命D的血液水平若达到30 ng/ml (75 nmol/l) 对于预防骨折、跌倒和某些癌症更有帮助

 

维他命D的主要(天然食物)来源?


一般来说,维他命D的食物来源非常稀少,而以下列出较常见的:

  1. 鱼肝油(Cod liver oil):1匙(tablespoon)含有1,360 IU (34 mcg)或RDA的227%。

  2. 剑鱼或称旗鱼(Swordfish)煮熟:3盎司(85克)含有566 IU(14.2 mcg)或RDA的94%。

  3. 鲑鱼(Salmon)煮熟:3盎司(85克)包含447 IU(11.2 mcg)或RDA的74.5%。

  4. 鲔鱼罐头(Canned tuna):3盎司(85克)含有154 IU(3.9 mcg)或RDA的26%。

  5. 煮熟的牛肝(Beef liver):3盎司(85克)含有42 IU(1.1 mcg)或RDA的7%。

  6. 蛋黄(Egg yolks):1颗蛋含有41 IU(1 mcg)或RDA的7%。

  7. 熟蘑菇(Mushrooms):1杯(cup)含有32.8 IU(0.8 mcg)或RDA的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