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CRIBE

萜类tielei

J202 大豆皂苷

时间:2020-12-16 20:19 阅读:547 来源:朴诺健康研究院

J202  大豆皂苷

 

一、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大豆阜苷(soyasaponin)具有皂苷类的一般性质,纯的大豆皂苷为白色粉末,具有微苦味和辛辣味,其粉末对人体各部位的黏膜均有刺激性。大豆皂苷分子量约为1 000,分子极性较大,可溶于H2O,易溶于热水、含水稀醇、热甲醇和热乙醇中,难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大豆皂苷溶点很高,常在熔融前就分解了,因此无明确熔点[1]。

大豆皂苷元E的分子式为C30H48OCAS号为6750-59-0。

大豆皂苷BB的分子式为C48H78O18,分子量为 943.12,CAS号为51330-27-9。

大豆皂苷AA的分子式为C64H100O31,分子量为1365.46,CAS号为117230-33-8。

大豆皂苷的化学结构

 

二、主要来源与生产制备方法

主要来源  主要存在于大豆及其他豆科植物种子的胚轴和子叶中。

生产制备方法  提取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方法、索氏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

分离纯化方法  主要有正丁醇萃取法、有机溶剂沉淀法、酸碱水解-乙酸乙酯萃取法、铅盐沉淀法、柱层析法、柱层析与有机溶剂沉淀结合法、制备色谱法[2]。

 

三、分析方法

GB  GB/T22464-2008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大豆皂苷的测定。

AOAC  AOAC 945.39高效液相色谱法。

其他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色谱联用技术、液滴逆流色谱(DCCC)[3]。


四、生理功能及作用

调节血脂代谢  大豆皂苷可抑制血清中脂类的氧化,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并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还能降低体内转氨酶的含量,抑制因肾上腺素作用造成的脂肪细胞中的脂质化过程。大豆皂苷还可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诱导的脂质过氧化过程[4]。

抗氧化作用  研究发现大豆皂苷能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降低过氧化脂质(LPO)、清除自由基和减轻自由基损害的作用。增强人血浆抗氧化能力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抗氧化能力,能够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5]。

抗肿瘤作用  大豆皂苷对人肺癌细胞、胃腺瘤细胞和结肠瘤细胞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其可能机制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胆汁酸结合作用以及抑制 致癌物引起的癌细胞扩散[6]。

调节血糖代谢  肌注大豆皂苷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栓素A2 (TXA2)、前列环素(PGI2)值,提高胰岛素水平,表现出抗糖尿病作用[7]。

其他  免疫调节功能、抗凝血作用、抗病毒作用和保肝作用[8-10]等。

 

五、安全性研究

人群资料 人群研究发现,每天摄入50g的豆粉和由豆粉提取的皂苷进行交叉试验,4周后对血液胆固醇没有任何影响,但粪便中的胆汁酸增加。对10名高胆固醇男性进行的双盲交叉试验,每天摄入50g的豆粉(含有4~22g大豆皂苷),4周后对血液胆固醇和粪便胆汁酸没有任何影响。

代谢情况  未査见相关文献资料。

急性毒性  5只雄性小鼠,注射1 000mg/kg的大豆皂苷,持续5天,未观察到有任何毒副作用。

遗传毒性  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SCGE)、人外周血染色体畸变试验和Ames试验结果均显示大豆皂苷不具有致突变性,相反具有明显的抗突变作用,能抑制诱导的基因损伤、基因断裂和点突变[11,12]。

亚慢性毒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慢性毒性与致癌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生殖与发育毒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引起甲状腺肿大。有研究报道,长期以大豆为饲料饲喂小鼠可引起甲状腺肿大,并检测出大豆中的特异成分,包括大豆皂苷,认为大豆皂苷可能是引起甲状腺肿大的原因[13]。

 

六、常见使用方法与调査/推荐摄入量

1、常见使用方法

(1)食品  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也可作为泡泡糖、啤酒及饮料的起泡剂。

(2)保健食品  用于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力、调节血脂等作用的保健食品。可制成液体、胶囊、片剂等类型。

(3)其他  作为化妆品、药品等。

2、调查/推荐摄入量

(1)调查摄入量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2)推荐摄入量  文献报道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40mg。

 

七、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评价、批准、认可情况

中国  未査见相关文献资料。

美国  将大豆皂苷列人有毒植物数据库[14,15]。

欧盟  未査见相关文献资料。

澳/新  未査见相关文献资料。

 

八、注意事项和禁忌

不适宜人群  孕妇、乳母、儿童不宜食用。

禁忌  准备进行手术的病人,手术恢复期的病人,患有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血友病病人。

与药物相互作用  未査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九、小结

大豆皂苷具有皂苷类的一般性质,主要存在于大豆及其他豆科植物种子的胚轴和子叶中,其生产制备方法主要为提取纯化法。分析方法主要是HPLC。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生理功能和作用。在食品、保健食品中有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学烟,王兴国.大豆皂苷的研究进展(I)—皂苷的分布、结构及其性质.中国油脂2001, 26(4):29-33.

[2] 范远景,王俊.大豆皂苷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 11354-11355.

[3] 茹湘波,谷克仁,耿敏,等.大豆皂苷分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粮食与油脂,2006, 12:40-42.

[4] Carlson E. Soyasaponin and α-tomatine inhibit in vitro bioaccessibility of cholesterol. 2008.

[5] Wang H. The study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oyasaponin and isoflavone.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8.

[6] Chi-Cheng Hsu, Tzu-Wen Lin, Wei-Wei Chang, et al. Soyasaponin-I-modified invasive behavior of cancer by changing cell surface sialic acids. Gynecologic Oncology, 2005, 96 (2):415-422.

[7] Tanaka M, Watanabe T, Uchida T, et al. Hypoglycemic effect of soyasaponin b extracted from hypocotyl on the increasing blood glucose in diabetic mice (KK-Ay/Ta). Journal of Japa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6, 27(4):358-366.

[8] 向辽源,齐晓丽,赵莉.大豆皂苷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中国现代中药,2006,8(1):25-27.

[9] 宋瑞海,孔达.大豆皂苷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饲料博览,2007,19:28-30.

[10] 沈玥.大豆皂苷的研究进展.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10):164-167.

[11] 张咏莉,甘卉芳,李百祥.大豆皂苷在Ames试验中的抗突变作用研究.热带医学杂志,2007, 7(1):24-27.

[12] 张咏莉,甘卉芳,李百祥.大豆皂苷生物活性的遗传毒理学研究.热带医学杂志,2006,6(11):1150-1153.

[13] Kimura S. The revelation of toxicity which is caused by some poisonous substances derived from foodstuffs and its modification under nutritional conditions.Yakugaku Zasshi, 1984,104(5):423-439.

[14] 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fcn/gras一notices/gm000001.pdf.

[15] http://www. accessdata. fda. gov/scripts/Plantox/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