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CRIBE

碳水化合物tanshuihuahewu

水苏糖

时间:2020-12-16 20:19 阅读:713 来源:朴诺健康研究院

水苏糖

一、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水苏糖(stachyose),是由2分子α-D-半乳糖,1分子α-D-葡萄糖和1分子β-D-果糖通过α-1,6键构成的四糖,分子式为C24H42O21,分子量为666.59。一般存在2种构型,其CAS号分别为54261-98-2(A)和470-55-3(B)。

           

水苏糖的化学结构

水苏糖为白色粉末,无异味,微甜,甜度为蔗糖的22%,熔点167~170℃(含4个结晶水的水苏糖在95~105℃脱水分解),易溶于水,不溶于非极性有机试剂。水分活性接近蔗糖,酸性条件下热稳定性良好,优于蔗糖和低聚果糖。黏度高于蔗糖,低于麦芽糖浆(含55%麦芽糖),无还原性,吸湿性和保湿性极强。

二、主要来源与生产制备方法

主要来源  水苏糖广泛存在于玄参科、唇形科、豆科等各类天然植物当中,在日常食用的谷物和蔬菜中普遍存在。每百克银条(地灵、草石蚕、甘露子)鲜菜当中含水苏糖12~17g。

生产制备方法  目前的水苏糖产品是利用天然蔬菜提取,其生产原料中,水苏糖占其可溶性固形物的85%以上。水苏糖是把银条等蔬菜经压榨取汁、脱胶、去杂、脱色、喷雾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是属于天然提取物,水苏糖含量在55%~90%,其精制产品的纯度可达90%以上[1]。

三、分析方法

GB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AOAC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2和反相液相色谱法3-4。

四、生理功能及作用

调节肠胃功能  水苏糖可通过作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增加双歧杆菌的双重作用改善胃肠道功能。可缩短食物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增加含水量,抑制腐败菌的生长。人体缺乏水解水苏糖的α-D-半乳糖苷酶,所以水苏糖不易消化,可直接进入大肠内为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所利用,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的增长繁殖,改善肠道菌群。从而缓解腹泻、便秘、结肠炎等肠道内疾病。

调节免疫作用  水苏糖在进入人体肠道中被双歧杆菌利用后,可分解出甘露三糖、棉籽糖、半乳糖、蜜二糖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活性因子,同时活化自然杀伤细胞并促进免疫球蛋白抗体的产生,活化巨噬细胞,增强了机体免疫力[5]。用水苏糖灌胃小鼠每天1次,灌胃容量为0.2ml/10g,连续30天后测定,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及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结果均为阳性。

其他  促进体内B族维生素的合成和吸收,减少肠道对致癌物质如吲哚、硫化氢和胺等的吸收利用,加速排除体内铅等有害重金属,从而减轻肝的排毒负担[6-7]。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血压等作用[8-9]。

五、安全性研究

人群资料  250人参加的人群干预试验发现,不同组每天分别服用了3g、5g、10g,30天后,肠道双歧杆菌明显增加。其他未发现不良反应[10]。

代谢情况  水苏糖不被小肠吸收,到达大肠被细菌发酵素吸收,其能量转换系数为2kcal/g。

急性毒性  雌、雄大鼠经口LD50均大于15.0g/kg,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300倍,无任何毒性反应。

遗传毒性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3项结果均为阴性。

亚慢性毒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慢性毒性与致癌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生殖与发育毒性  在1.25~5.00 g/kg(最高剂量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100倍)剂量范围内,其对试验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病理学等各指标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影响。

其他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六、常见使用方法与调查/推荐摄入量

1. 常见使用方法

1) 食品  水苏糖通常为粉剂,可应用于食品中。每日推荐摄入量0.5~3g。

2) 保健食品  可应用于保健食品。

3) 其他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2. 调查/推荐摄入量

1) 调查摄入量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2) 推荐摄入量  未见权威报道,有文献建议不超过3g/d[10]。

七、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评价、批准、认可情况

中国  中国常见保健食品原料应用,申报功能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肠道菌群。

美国  GRAS老名单物质,1994年前已有使用。

欧盟  未查见相关资料。

澳/新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日本厚生省于2004年通过备案审核。可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和健康食品。

八、注意事项和禁忌

不适宜人群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禁忌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与药物相互作用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水苏糖服用量根据自身体质适当调节,个别人过量服用会导致轻微缓泻。

九、小结

水苏糖是由2α-D-半乳糖,1α-D-葡萄糖和1β-D-果糖通过α-1,6-键构成的四糖,可从天然蔬菜中提取获得。水苏糖可调节肠胃功能、免疫功能。常应用于保健食品,其应用量不大于3g/d。

资料来自:杨月欣,李宁. 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