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CRIBE

有机酸youjisuan

HMB(β-羟基-β-甲基丁酸盐)

时间:2020-12-16 20:19 阅读:692 来源:朴诺健康研究院

HMB(β-羟基-β-甲基丁酸盐)

HMB的功能

HMB(β-羟基-β-甲基丁酸盐)是必需氨基酸亮氨酸(一种支链氨基酸)的代谢产物。

与其他氨基酸代谢产物一样,HMB在蛋白质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合成新的肌肉组织。

动物试验发现HMB可以提高瘦肌肉的生长。[1]但在人类试验中,关于HMB能否提高运动员的肌肉生长[2]或运动性能[3]还很有限。一项对举重运动员进行的试验发现,每天补充3克的HMB补充剂7周后比不补充组更能提高肌肉的强度和质量。[4]可是,一项双盲对照试验发现让41例足球运动员每天服用3克的HMB4周后对机体组分或运动性能没有作用。[5 6]

HMB的分布

许多动物食物和植物含有小剂量的HMB,尤其是苜蓿和鲶鱼。亮氨酸可以代谢成α-酮异己酸,然后转化成HMB。HMB补充剂也是有效的。

HMB认为与以下疾病有关(以下所有信息适用于个体化健康情况):

分类健康情况
首选高胆固醇
次选提高运动性能(提高运动员的机体组分)、艾滋病

首选 有可靠和相对一致的科研数据证明其对健康有显著改善。

次选 各有关科研结果相互矛盾、证据不充分或仅能初步表明其可改善健康状况或效果甚微。

其它 对草药来说,仅有传统用法可支持其应用,但尚无或仅有少量科学证据可证明其疗效。对营养补充剂来说,无科学证据支持和/或效果甚微。

哪些人可能会缺乏HMB?

HMB不是必需营养素。机体可通过亮氨酸来合成HMB,因此,补充足够的亮氨酸可以保持体内足够量的HMB。对于运动员是否能通过补充HMB来获利,目前还缺乏相关证据。

一般需要多少HMB?

大多数人并不需要补充HMB。对于那些规律运动的人选择补充HMB时,研究表明每天可以补充3克,同时配合抵抗性运动(如举重)。

是否有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在当前的各种研究中,还不清楚服用HMB是否安全。

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HMB和其他药物间有无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 Nissen SL, Morrical D, Fuller JC. Effects of the leucine catabolite beta-hydroxy-beta-methylbutyrate (HMB) on the growth and health of growing lambs. J Animal Sci 1994;77:243.

2. Nissen S, Panton L, Wilhelm R, et al. Effect of beta-hydroxy-beta-methylbutyrate (HMB) supplementation on strength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trained and untrained males undergoing intense resistance training. FASEB J 1996;10:A287 [abstract].

3. Vukovich MD, Adams GD. Effect of beta-hydroxy beta-methylbutyrate (HMB) VO2 peak and maximal lactate in endurance trained cyclists. Med Sci Sports Exerc 1997;29:S252 [abstract]

4. Nissen S, Sharp R, Ray M, et al. Effect of leucine metabolite beta-hydroxy-beta-methylbutyrate on muscle metabolism during resistive-exercise training. J Appl Physiol 1996;81:2095–104.

5. Kreider R, Ferreira M, Wilson M, et al. Effects of calcium beta-HMB supplementation with or without creatine during training on body composition alterations. FASEB J 1997;11:A374 [abstract].

6. Almada A, Kreider R, Ferreira M, et al. Effects of calcium beta-HMB supplementation with or without creatine during training on strength & sprint capacity. FASEB J 1997;11:A374 [abstract].